
上點眾小說APP
體驗流暢閱讀
第14章
吳員外不過是個鄉(xiāng)紳,小廝這話要是傳出去那還了得,他一輩子積累的好名聲就都毀了!
想起好名聲,吳員外又回頭看了眼床上的老母親,老夫人已經微微地睜了眼,但因身子虛弱,只是看著他沒有說話。
“母親呀,您可嚇死兒子了!”
他三步并作兩步跪到吳老夫人面前,圓滾滾地中年男人哭得像個孩子。
景榮看著被救回來的吳老夫人,不可置信地看著白芊芊,但他并沒有多問,他雖不清楚白芊芊如何救活的吳老夫人,但他知道作為白芊芊的丈夫,他絕不能在這時候質疑白芊芊。
只是他越是與白芊芊相處,就越發(fā)覺他真的是完全不了解她。
他用長長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疑色,上前一步朝著吳員外和吳老夫人做了個揖,沉聲道:
“老夫人,這件事不是吳員外的錯,是在下弄錯了圖紙才雕錯了圖案!得知那炕琴是為您打的,我與內人便連忙趕來想跟您解釋,沒想到闖了這么大的禍,實在是抱歉!”
景榮身如修竹,長相更不必說,因為讀過書身上透著儒雅之氣,所以從他嘴里說出來的話會更加輕易的讓人相信。
景榮明白他此時與吳員外解釋再多也沒用,這事兒的癥結是老夫人,只要把老夫人的心結打開,相信吳員外的火氣也會消除一大半。
至于陷害他的人,這筆賬他記下了,以后定讓他慢慢還!
聽了景榮的解釋,吳老太太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兒子,眼眶不由紅了幾分,輕輕抬起手拍了拍兒子的手背以作安慰。
吳員外扁著嘴委屈極了,鼻子酸酸的,本還想哭,但回頭瞥見一屋子的人,就有抽泣著將眼淚憋了回去。
“含冤得雪”的吳員外從沒有這樣高興過,被珍重的人誤會,那滋味實在是太難受了!
這時那個老大夫寫了個方子走到白芊芊面前想讓她過目,但白芊芊連忙擺了手,眨著眼看著老大夫道:
“老前輩,我就只會剛剛那一手,其他的就不行了,開方子治病還是老前輩您來吧?!?/p>
白芊芊覺著在這個時代,實力跟能力必須要互相匹配才行。
她一個小小村婦突然有了驚人的醫(yī)術,絕對會引起很多人的懷疑,她可不想沒站穩(wěn)腳跟就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。
老大夫滿是狐疑地看著白芊芊,看她的年紀,確實不該是個經驗老道的大夫,如果只練這一項救人之法,倒也說得過去。
不過這單這一技法就已經很了不起了,老大夫對白芊芊眼里的崇拜之色絲毫沒有減弱半分。
他沒有再說什么,將方子遞給門口的小廝讓他去抓藥,然后又對吳員外道:“老太太這一遭傷了些元氣,還需要靜養(yǎng)幾日,萬不能再生氣了。”
吳員外明白老大夫的意思,跟他母親說了幾句體己話,讓得力的丫鬟過來伺候著,這才遣散了眾人,帶著白芊芊和景榮出了門,去了他的客房。
吳員外生得十分富態(tài),看面相就是富貴命,在縣里還有吳善人的美名,今日這事雖因景榮而起,但他母親好歹是被白芊芊給救回來了,他要是過分追究,反倒顯得不近人情。
白芊芊見吳員外坐在椅子上一語不發(fā),心里有點著急,想要幫景榮跟吳員外求情,卻被景榮悄悄攔了下來。
事情已經跟吳員外解釋過了,吳員外一定會有他自己的想法。
這件事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人當做茶余飯后的談資傳得滿城皆知,眾口鑠金的說什么的都有,難免會損了吳員外的名聲。
但如果吳員外重謝救了他母親之人,便可破除他故意氣死母親的謠言,這時候白芊芊把姿態(tài)放低去求吳員外,反而讓吳員外不好做了。
果然與景榮想得沒錯,沒過一會兒一個小廝端著一個小托盤就走了進來,那小廝將小托盤放到白芊芊身邊,差點就晃瞎了白芊芊的眼睛。
一個個小銀錠子被碼放得整整齊齊的,白芊芊都覺著這小廝八成是有強迫癥!
“還沒有請教姑娘芳名?!?/p>
這時候吳員外突然開了口,白芊芊只能戀戀不舍地將眼睛從銀子上移開,景榮瞧見媳婦這幅財迷樣子,平淡如水的眸子里不自覺染了幾分暖意。
“我姓白,名芊芊,這位是我的相公,他叫景榮。”
“哦。”吳員外點了點頭,他已經猜到了兩人的關系,瞧著一對兒金童玉女,倒是很相配。
“這二十兩銀子是給景夫人的診金加謝禮,還請景夫人笑納?!?/p>
吳員外臉上的笑容恰到好處,不親近也不虛偽,他雖然感激白芊芊救了他母親,但他的身份在那擺著,還不至于對一個農婦過分熱情。
白芊芊前世沒少與病患家屬打交道,什么樣的人她沒見過,吳員外這種態(tài)度她最是喜歡,治病救人收銀子,其它都是虛的!
二十兩銀子,聽上去不多,但仔細算算,折合成后世的M幣,一個錢包絕對塞不下這些票子!
“不過,今日的事是由聚德木匠鋪而起,我希望你們能給老夫一個滿意的解釋!”
吳員外話里的意思景榮很清楚,這個解釋并不是對吳員外解釋,他要的是木匠鋪對平陽縣的百姓們一個解釋。
景榮朝吳員外作了個揖,道:“吳員外放心,這件事我一定會與我?guī)煾岛煤蒙套h,無論是張貼告示還是負荊請罪,榮甘愿受罰?!?/p>
吳員外倒是有點欣賞起眼前這個年輕人,他能明白自己話里的意思,而且不卑不亢,進退有度,雖然做錯了事,也很難讓人對他心生怨憤,做個木匠倒是點埋沒了。
吳員外滿意的點了點頭,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,參透了許多道理,有的事兒得饒人處且饒人,沒準能結下一個善緣,于是就沒有再過分追究景榮的責任。
吳員外沒想到,他這一舉竟然動為結下了一個善緣,多少年后再想起此事來,仍覺著緣分這東西。有時候就在一念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