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點眾小說APP
體驗流暢閱讀
第16章
長安.紫宸殿!
李世民站在書案旁,正在潔白的宣紙上急筆狂舞,磨煉著書法。
而房玄齡卻站立在一旁,沉默不語。
待李世民將手頭的字寫好之后,而后抬頭問道:“玄齡啊,這募捐之事已有數(shù)日之久,不知現(xiàn)在境況如何???”
見李世民問及此事,房玄齡當即回答道:“稟告陛下,據(jù)各地送來的奏疏,此番募捐之事甚有成效,現(xiàn)今為之募捐到糧食便足足有八百萬擔,錢銀亦是有百萬貫!”
李世民一聽,也是虎軀一震。
玄武門之變到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快一年了,他接管帝國大權(quán)也是有一段時日,自然對自家國庫了如指掌。
由于遭逢災年,為了支援災區(qū),國庫空虛,自家內(nèi)庫也青黃不接,以至于皇后不得不下令內(nèi)宮緊衣縮食,節(jié)省開支。
拋開那八百萬擔糧食,就那百萬貫銀錢就足以抵得上國庫和內(nèi)庫存銀總和了。
更何況還有那么多的糧食,這在災年可是有錢都買不到的!
“那混小子真是個鬼才,這勒石記功真的是治國良策啊!”李世民感慨的說道。
平日里想讓這些世家捐出些錢銀,一個個撒潑耍賴,各種理由哭窮,能少捐就盡量少捐,搞得他李世民自己就像是叫花子一樣。
誰知此番勒石記功一出,這豪強世家為了自己名聲,都不落于人后,短短幾日籌集的錢糧竟然有如此之多。
想到世家大族們之前哭窮的嘴臉,李世民心里不由得一陣膈應。
隨即眼睛瞇成了一條線,看著房玄齡問道:“玄齡啊,你說朕平日里是不是待他們太過仁厚了?”
而這淡淡的一問,便是讓房玄齡頓時一驚。
伴君久許的他,自然嗅到了李世民那極其隱晦的殺意。
隨即趕忙勸道:“陛下隆恩,自是念及舊情,他們這些人怕是也窮怕了,這才做出這等有違圣意的舉動,因此陛下還望能夠諒解!”
房玄齡的這一番話,也算是讓李世民的怒意消減了幾分。
“罷了,罷了,既然他們都捐贈了錢糧,那朕也不必再過多計較此事?!崩钍烂裾f道。
房玄齡見李世民怒意以消,隨即笑道:“此事多虧了那陳家小子,陛下可得好好獎賞那小子才對!”
“玄齡,你說給這小子賞金百兩如何?”李世民想了想說道。
“陛下,不妥?。 ?/p>
“哦,這是為何?”李世民皺著眉頭問道。
“陛下有所不知,剛剛藍田縣上報的奏折,那邊的募捐結(jié)果也已經(jīng)出來了,那陳牧直接捐糧五萬擔,捐錢萬貫,想來那陳家小子并不缺錢??!”
李世民頓時一驚,當即問道:“果真捐糧五萬擔,捐錢萬貫?”
房玄齡便道:“嗯,不過不是以陳家莊的名義捐的,而是以隴西李氏的名義捐的!”
“這又是為何?”
“據(jù)藍田縣令匯報,那陳家小子為了能讓李縣尉調(diào)回長安,故意這么做的!”
李世民此時大受震動,感慨道:“真是一個純樸的娃兒!”
接著李世民再次問道:“玄齡,此前讓你去查這陳牧以及李縣尉的底細,有結(jié)果了嗎?”
房玄齡說道:“陛下放心,已經(jīng)有消息了!”
“哦!快快說來,這陳家小子到底是何方神圣!”
房玄齡當即說道:“陛下,這陳牧藍天縣人士,其父陳驍當年乃是秦王府校尉,與陛下您一同參加討伐劉武周的戰(zhàn)役,由于其驍勇善戰(zhàn),屢立戰(zhàn)功,在這軍中也頗有聲望。但是不幸在在雀鼠谷之戰(zhàn)時,身受重傷,不得不離開軍中。得陛下恩賜,在老家藍天縣求一安生之地。后娶妻生子,這才有了陳牧。”
“但是好景不長,在陳驍垂髫之年,便因舊傷復發(fā),便是早早離世,最終留的孤兒寡母一直憑借家中僅有的那點薄產(chǎn)予以度日...”
話音未落,就聽李世民沉聲道:“哦!竟然還是功臣之后,不愧是我秦王府出來的人!”
但話音一轉(zhuǎn),李世民再次說道:“只是,以之前你我看到的情況以及此次募捐的事情來看,陳家可不算是薄產(chǎn)啊,說是富可敵國也差不多,這又是怎么回事兒?”
房玄齡當即說道:“此事說來也怪,這陳家在三年前便是即將要撐不下去,在陳曉去世之后,陳母也因為長久憂心家中事務,便是患得一身重病,為了給陳母看病,陳家已經(jīng)到了變賣家產(chǎn)的境地。”
“然而就在這時,陳牧卻是突然開竅一般,便將陳家一概事務皆數(shù)扛起,竟然讓這奄奄一息的陳家一下子便活了過來。非但如此,在這三年之中,便是將產(chǎn)業(yè)擴大了數(shù)十倍,于是有了眼下的陳家莊?!?/p>
李世民在聽了陳牧的經(jīng)歷之后,也是對于此子越來越感興趣。
如此力挽狂瀾的樣子,倒是頗有自己當年的幾分模樣,當即欣慰的說道:“他是怎么做到的?”
“經(jīng)商!”
聽到這話,李世民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。
士農(nóng)工商,以商最賤,最令人不齒,所以聽到陳家的家財竟然是通過經(jīng)商得來的,李世民頓時有些不大舒服了。
“那陳家主要做的是什么產(chǎn)業(yè)?”李世民沉聲問道。
“酒!”
“酒?”
“嗯,眼下風靡長安的燒刀子便是陳家釀出來的!”
聽到這話,李世民也是一怔,這燒刀子他是知道的,眼下宮里也儲備了不少。
這種酒辛辣帶勁,比之西域產(chǎn)的三勒漿都要上頭幾分,以前喝酒都是大碗喝斗酒,但是這燒刀子只能用小杯慢酌,即便是程知節(jié)這樣的軍中豪杰,也最多喝一斤多。
由于這燒刀子夠醇也夠烈,因此一經(jīng)上市就受到了全民的追捧,出售這種酒的店家經(jīng)常賣斷貨。
原本李世民登基之后,準備將燒刀子定為御酒,讓酒家專供皇家使用,只是還沒等他下旨,就發(fā)生了這旱災,于是這事兒就擱置了下來。
沒想到,這種酒竟然是陳家莊產(chǎn)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