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點眾小說APP
體驗流暢閱讀
第10章
“既然道友無意于此,我也就不勉強了。”
“但巫師之位,我會為道友虛席以待。將來若有一天道友心意轉(zhuǎn)變,只需一句話便可。”
“話說回來,這是巫族世代相傳的九轉(zhuǎn)玄功,以及我們十二祖巫各自的一滴精血?!?/p>
“道友對我們巫族的幫助,實在是難以用言語表達(dá)。而巫族也沒有什么珍貴之物能入得了道友的法眼。”
“我看道友對創(chuàng)制功法頗有興趣,希望這些東西能助道友一臂之力。”
“還望道友不要推辭!”
說罷,后土從袖中取出一枚晶瑩剔透的玉簡,以及十二只精致的玉瓶,一一擺放在蘇牧面前。
蘇牧很是意外。
好家伙!
上趕著送???
這可是蘇牧萬萬沒想到的事情。
但蘇明也能理解。
巫族在自己的忽悠下,日新月異。
而自己什么都沒有要,反而給后土成圣功法。
但凡有點良心的,都得回報。
實際上,蘇牧在系統(tǒng)之上,獲得的收益也非常多啊。
此時的蘇牧表面依舊平靜如水,他莊重地接過玉簡與玉瓶,將其妥善收好。
后土此舉,幾乎等同于將十二祖巫的生死寄托于蘇牧之手。
一方面,是因為蘇牧可以通過九轉(zhuǎn)玄功和祖巫精血,窺探到祖巫們的弱點;另一方面,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洪荒世界里,將自身的精血交予他人,無異于將命運的一部分交給了別人。
要知道,在洪荒中,有許多詭異的神通法術(shù),能夠通過精血操控他人,因此這種信任實屬難得。
祖巫們做出這樣的決定,也是經(jīng)過了一番深思熟慮,他們相信蘇牧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,不會對他們巫族有所不利。
而這,其實也是一種考驗——蘇牧拒絕了巫師之位,正說明他對巫族并無他圖。
如果蘇牧接受了巫師之位,那么后土就不會輕易拿出九轉(zhuǎn)玄功和祖巫精血,畢竟一個地位高于祖巫的巫族巫師,一旦掌握了巫族的核心秘密,反客為主幾乎是輕而易舉的事。
至于巫族背后的這些盤算,蘇牧一無所知,即便知曉,他也未必會在意。
因為他無意加入任何一方勢力,他所要做的,只不過是忽悠更多的人,當(dāng)一個攪屎棍罷了。
話難聽,但理不糙??!
出于種種原因,蘇牧選擇幫助巫族,但這僅僅是因為時機恰巧而已。
收好了九轉(zhuǎn)玄功與祖巫精血,蘇牧對著后土微微拱手,笑道:“那就多謝后土道友的信任了!”
一番寒暄過后,后土帶著幾分不安詢問道:“道友,我巫族雖已初步匯聚了不周山周邊的大地氣運,但這相較整個洪荒來說,不過是九牛一毛?!?/p>
“洪荒廣袤無垠,四方名山大川皆有頂級先天魔神坐鎮(zhèn),想要進(jìn)一步吸納其余地域的大地氣運,我們卻苦于無從下手?!?/p>
“不知道友可有何良策指點迷津?”
蘇牧聽罷,眉頭緊鎖,咂了咂嘴。
氣運這東西......太過玄妙。
他深知,氣運之爭絕非易事,絕非簡單的武力征服所能解決的。
一場沒有正當(dāng)理由的戰(zhàn)爭,即便勝利了,也難以真正獲得天地的認(rèn)可。
正如龍漢量劫時期,盡管萬族競逐,但最終只有龍、鳳、麒麟三族脫穎而出,因為他們獨享了洪荒天地賦予的正統(tǒng)地位。
龍族主宰鱗甲,鳳族統(tǒng)領(lǐng)羽翼,麒麟一族則是走獸之皇,這些稱號并非空穴來風(fēng),而是得到了天地的認(rèn)同的。
正因為如此,在那個量劫中,只有這三族才有資格爭奪天地氣運。
即便是強大如魔祖羅睺領(lǐng)導(dǎo)下的魔族,也無法染指這份榮耀。
而道祖鴻鈞與羅睺之間的爭斗,則更像是在三族衰落后的余波中撈取利益。
這也解釋了為何在三族大戰(zhàn)、彼此都元氣大傷之前,鴻鈞與羅睺并未嶄露頭角。
如果不是三族自身失誤,給了鴻鈞與羅睺可乘之機,誰將是洪荒世界第一個成就圣位的存在,還真不好說。
可以說,鴻鈞撿漏撿的好啊。
同樣作為這一量劫中的主角,巫族也享有天地氣運的加持,但他們尚未獲得屬于自己的名分。
因此,在不周山這片他們的誕生之地聚集氣運尚且可行,但想要通過征戰(zhàn)來奪取其他生靈的地盤,進(jìn)而吞并那些名山大川所蘊含的氣運,則顯得力不從心。
即便巫族能夠占領(lǐng)某地,該地的氣運也不會輕易歸屬于他們。因為在天地規(guī)則面前,巫族缺乏足夠的正當(dāng)性。
強行奪取,不僅無法得到氣運的加持,反而會違背天地法則,招致反噬。
按照蘇牧洪荒的理解,巫族真正意義上確立其對洪荒大地統(tǒng)治權(quán)的時刻,是在第二次巫妖大戰(zhàn)。
當(dāng)時,十二祖巫聯(lián)手布下了威力絕倫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陣,幾乎召喚出了盤古真身,差點一舉將妖族覆滅。
猛是真滴猛!
面對此等威勢,連道祖鴻鈞也不得不出面干預(yù),親自破解了那座神煞大陣。
然而即便如此,鴻鈞依然確立了“妖掌天,巫掌地”的格局。
要知道,鴻鈞乃是天道的代言人,他親口承認(rèn)讓不遵天道的巫族掌控洪荒大地,可見彼時巫族的實力何等強悍。
正是由于從鴻鈞那里獲得了這樣的認(rèn)可,十二祖巫才在明顯占據(jù)上風(fēng)的情況下選擇了撤軍,避免與天道代言人正面沖突。
否則,即便對手是圣人,祖巫們也未必不敢一搏到底。
畢竟,“祖巫不尊天道,只尊盤古”絕非虛言!
真正的誰不服就干誰,大不了回歸父神的懷抱。
巫族誕生于不周山,這里的地脈氣運,對于巫族來說,憑借其獨特的身份,借助地皇經(jīng)匯聚起來,并非難事。
但要走出這片土地,吸收其他地域的大地氣運,就變得相當(dāng)棘手了。
根據(jù)地皇經(jīng)中的記載,要想真正建立起掌控大地的權(quán)威,必須設(shè)立地庭,冊封地神,并且得到天地的認(rèn)可。
然而,地庭的建立并不是輕而易舉之事,它有諸多前置條件。無論是從勢力的頂級戰(zhàn)斗力、族群的數(shù)量規(guī)模,還是所擁有的氣運,都有嚴(yán)格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
巫族為了創(chuàng)建地庭所做的種種準(zhǔn)備已經(jīng)就緒,唯獨在氣運方面仍有所欠缺。
換言之,巫族若想創(chuàng)立地庭,還需進(jìn)一步積累氣運;而獲取氣運則需向外擴張;向外擴張又需名正言順;而要名正言順,則必須先建立地庭。
如此這般,巫族陷入了一個無解的循環(huán),難以打破現(xiàn)狀,也因此后土才會再度拜訪道觀,尋求蘇牧的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