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點眾小說APP
體驗流暢閱讀
第4章
乾帝造反起家,玄武門最終贏家,弒殺前朝太子,逼的先皇舊疾復(fù)發(fā)而崩世......
由于得位不正。
各省擁立藩王聯(lián)合靖難,以清君側(cè)。
在最危急的時刻。
是昭圣慈壽皇太后,堅定的站在了乾帝這邊,并公開露面頒發(fā)了討平叛逆的懿旨,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乾帝的統(tǒng)御法/理性。
因此。
乾帝才會極其在乎皇族威儀,法統(tǒng)。
哪怕透支國庫。
他也要維持住皇家的尊貴體面,還有盛世蒞臨的遮羞布。
這也是乾帝和蕭辰最大的矛盾之處。
民生,法統(tǒng)。
孰輕孰重?
回到此刻。
皇太子蕭辰血濺丹陛。
戚貴妃嚇得手足無措,她非常不想看到局面徹底走向失控。
但......
戚貴妃的內(nèi)心其實是高興的。
因為太子徹底死了!
有句老話說得好:人死了,就什么都沒了。
只要她能夠糊弄過眼前這一關(guān),未來她依靠自己的兒子,地位將會無比穩(wěn)固。
甚至于更進(jìn)一步,比如晉位皇后之尊!
當(dāng)然。
前提是她真的能糊弄的過去才行。
“太子殿下,怎么會這樣?”
戚貴妃假裝傷心至極的走下臺階,連步來到了蕭辰的尸體旁。
下一刻。
戚貴妃一個沒站穩(wěn),踉蹌著跪坐在地,她順勢泣聲不止的道:“太子殿下,你怎么舍得棄陛下和太后而去??!千錯萬錯,都是臣妾的錯,是臣妾疏忽愛護(hù),沒有及時體恤太子之難處,嗚嗚!”
戚貴妃哭的非常具有感染力。
這是她的優(yōu)點。
一個天生的女性政治家,演戲?qū)儆诒夭豢缮俚幕竟Α?/p>
與此同時。
乾帝也從怔然中回過神來。
他之所以反應(yīng)較慢,原因在于他從未想過,蕭辰竟會這般剛烈。
這真是他那個庸仁的大兒子嗎?
忽然。
“陛下。”
掌印大監(jiān)把搶來的史冊,呈遞到了乾帝的面前。
“嗯!?”
乾帝眼珠子一瞪。
他能在公開場合,親手去觸碰史冊嗎?
若官修正史失去了正統(tǒng)共識性。
民間野史只會野上天。
后世指不定會如何編排他弒殺親子......
掌印大監(jiān)連忙退往一邊。
太史令仍舊在掙扎著道:“太后!皇帝逼殺太子,必將導(dǎo)致民將不民,國將不國......乾帝弒其子,大兇?。 ?/p>
“讓他閉嘴!”
乾帝一聲怒吼。
使得太史令也為之震顫。
昭圣皇太后快步前來,她斥聲道:“皇帝,你堵得住太史令的嘴,可你堵的住朝野群臣,還有天下人的悠悠眾口嗎?”
乾帝:“......”
乾帝可以選擇殺人。
甚至不用他殺,太史令自己都愿意撞死在他的面前。
問題在于。
又是逼殺太子,又是弄死太史令,后續(xù)的極端負(fù)面影響如何處理?
乾帝本就得位不正。
他再怎么折騰下去,也就距離星火燎原,舉世伐乾不遠(yuǎn)了!
“母后!”
乾帝也走下了臺階,他沉聲道:“朕并沒有想要太子的性命,是他自己想不開,太過于眷戀儲君之位,可他明明德不配位......”
不等乾帝繼續(xù)說下去。
昭圣皇太后直接打斷道:“辰兒怎么就德不配位了?十八年來,他監(jiān)國可有重大錯處?是災(zāi)區(qū)的災(zāi)民沒飯吃,還是民變四起,易子而食?”
乾帝神色微頓:“這倒沒有,可他放任酷吏逼死老臣......”
昭圣皇太后:“一家哭總好過一路哭,你是皇帝,就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嗎?”
逼死一個國庫蠹蟲的老臣,卻能換得成千上萬的百姓活命,這難道還用選嗎?
乾帝先入為主,動則子不類父,導(dǎo)致他就只能看到蕭辰的小錯處。
以及......
逼死老臣,乾帝覺得損了他的顏面。
為了些許錢財銀兩。
就把三朝老臣逼到上吊。
朝廷的體面何在?
他這個皇帝的顏面又往哪擱?
乾帝終究還是把自己的面子,凌駕于民生之上!
隨即。
乾帝又轉(zhuǎn)而道:“可太子違背祖制,擅自打算開海,還讓西夷使節(jié)單膝下跪......”
昭圣皇太后眉頭一挑:“就因為這兩件事,所以你便把太子給逼死了?”
乾帝深吸一口氣:“母后!朕沒想把太子逼死,朕只是覺得太子難堪大任,絲毫不注重皇家的體面和威嚴(yán)。即便如此,朕也是打算先讓太子輔政,以觀后效,誰知他怎么突然就瘋魔了!”
乾帝也有些急了。
他怎么就解釋不清了呢?
他自認(rèn)為對太子還是非常寬許的。
一容再容。
一忍再忍。
是太子不懂他的心。
即:子不類父,為之奈何?
“是啊!哀家好好的大孫,素來純孝,怎么就突然瘋魔了呢?”
昭圣皇太后的目光掃過乾帝、戚貴妃,還有一眾司禮監(jiān)太監(jiān),御前侍衛(wèi),女官......
“皇帝!你已經(jīng)忘記了昔年太子的母親,皇后南宮氏是怎么幫扶你的了。”
“你忘記了患難與共?!?/p>
“也忘記了皇后在病逝之際,拉著你和哀家的手,她希望我們能夠多多照應(yīng)太子。”
“結(jié)果現(xiàn)在太子瘋魔,血濺五步,撞死于丹陛之上......”
“后續(xù)怎么向朝野交代,又如何昭告天下,甚至于百年之后怎么跟皇后解釋!”
“皇帝,你就自己慢慢想吧!”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