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點眾小說APP
體驗流暢閱讀
第7章
這幾種粉末不過是超級粉末的載體,真正發(fā)揮核心作用的還是這超級粉末本身。
只要能讓面粉之類的原料在適量加水后揉成團,不至于過分粘手就行。
蹲在土屋中,陳玉坤開動腦筋,結(jié)合前世的經(jīng)驗,打算制作一款效果出色的魚餌。
然而,這個年代既弄不到膨化機,也找不到能調(diào)整狀態(tài)的雪花粉。
無奈之下,他只能抓出一把事先拌勻的面粉,再捏一小撮超級粉末,薄薄地撒在面粉表面。
用手攪拌均勻后,才從中取出一小部分,加水調(diào)和。
起初他還擔心揉好的餌料會過于粘手而無法使用,誰知加入超級粉末后,調(diào)制出的餌料不僅毫不粘膩,狀態(tài)更是出奇地好。
他將餌料揉成雞蛋大小的團子,在掌心反復揉捏,成型的餌團看起來相當理想。
他連忙拿起魚竿,趕到水塘邊試驗。
每次上餌時,他都搓出小小一團,往魚鉤上一按。
餌料剛好包裹住鉤子的三分之一,隨后揚竿拋入水中。
轉(zhuǎn)眼間,浮漂就被魚兒拖入水下,他順勢提竿,魚便跟著躍出水面............
看來這餌料確實有效,不僅誘魚上鉤容易,還能持續(xù)連竿,而且餌料的狀態(tài)始終保持極佳。
他將釣上來的魚全部放回水中,隨后拿起魚竿,拎上水桶,戴上草帽,徑直朝太子河方向走去。
在1996年的時候,太子河里還流淌著半漕河水。
河水不停地翻滾著,朝著東南方向奔流而去。
河里的魚很多,但人們很少會過來撒網(wǎng)或下網(wǎng)捕魚。
并不是大家不想吃魚,只是在這個年代,下地干活才是正經(jīng)事。
要是有人不務正業(yè),肯定會被人指指點點,甚至被罵得狗血淋頭。
羅毅來到了太子河邊,那座由石碑搭建的橋邊有一個小水潭。
他找了一個太陽曬不到的草窠子,用腳把邊上的草踩實,然后蹲下來,從小水潭里打了小半桶水。
接著,他展開釣魚線組,把餌料按在鉤上開始垂釣。
這里是純粹的野外,能不能釣到魚,全看餌料的效果如何。
陳玉坤心里其實很忐忑,他擔心在這里釣不到魚,那對他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。
不過他前三次下鉤只是試探一下水深情況,第四次拋竿才算是正式開釣。
他盯著浮子在水面上穩(wěn)穩(wěn)地站定,仔細觀察著小水潭四周的情況。
這個小水潭位于橋的南邊,流過來的河水都在河東岸往南流,而小水潭則偏在河的西側(cè)。
這里的河水幾乎不流動,水深大約有一米半,非常適合藏魚。
他正專注地看著,余光中突然發(fā)現(xiàn)浮子不見了。
緊接著,他感覺到魚竿被什么東西拉動了。
他忙收回目光,下意識地抬桿往回扯,結(jié)果一條巴掌大小、黃燦燦的鯽魚被扯出了水面。
這條鯽魚長得肥實得很。
陳玉坤把魚取下來,隨手丟進桶里,接著繼續(xù)垂釣。
接下來,他一發(fā)不可收拾。
也不知道是這里的魚太餓,還是他餌料里加的超級粉末太多,反正不到半小時,他的大桶就被魚裝滿了。
其中有兩條不到兩斤的野生甲魚,五六條大拇指粗的黃鱔,其余的大多是鯽魚、小鯉魚,還有幾條帶三叉戟的黃嘎牙也被釣了上來。
桶剛好裝滿,餌料也快用完了,他只好收起魚竿,采了兩把野草把水桶口蓋住,然后提著桶回到了果園水塘邊。
當然,這些魚全被他倒進了水塘里。
他洗凈水桶,又打了些水沖了個涼,這才拎著空桶回到屋內(nèi)。
這次野釣試驗雖然成功了,但效果實在好得過頭----要是按這個配方把餌料賣出去,怕是要把人嚇壞!
看來必須減少超級粉末的比例才行。
可眼下他既不愿回家拿面粉做試驗,又按捺不住想測試調(diào)整配方的沖動。
思來想去,他索性鎖上果園大門,回家騎上自行車,揣著僅剩的十幾塊錢直奔鎮(zhèn)上。
按照既定的面粉配比,他把錢花了個精光,還讓店家?guī)兔Π褞追N面粉攪拌均勻,足足裝了兩大袋。
顧不上滿頭大汗,陳玉坤蹬著車艱難上山,將兩袋面粉搬進屋里,立刻開始新一輪試驗。
這次他格外的謹慎,反復調(diào)試了十多次之后,終于確定了超級粉末的最佳添加比例:50份面粉配1份超級粉末。
這樣調(diào)制出的餌料不僅手感順滑、不黏手,而且掛鉤性極佳。
拿到太子河實地測試時,短短一小時就釣了滿滿一桶野魚回來。
陳玉坤興奮得手舞足蹈,他一下子把整整一袋面粉按照50:1的比例攪拌均勻,制作出了魚餌。
然而他沒有多余的袋子來裝這些餌料,于是只好把攪拌好的餌料重新裝回大袋子里封存起來。
他手里已經(jīng)沒有錢了,這可怎么辦呢?
無奈之下,他只好抓了一團餌料,提著大桶,再次來到太子河邊繼續(xù)釣魚。
這一次雖然效果沒有第一次那么驚人,但仍然很快就釣滿了一大桶魚。
他把大部分魚放進了果園的水塘里,等到天黑時,他提了小半桶魚回家。
他家院子有個小水池,他把三條六七兩重的鯽魚留下來準備熬湯,其余的魚都放進水池里養(yǎng)著。
當然,他提前已經(jīng)用壓井把水池裝滿了水。
等到父母回來的時候,他已經(jīng)把飯菜做好了。
三條鯽魚已經(jīng)被熬成了鮮美的湯。
主食是紅薯稀飯和蒸花卷饅頭,還炒了兩個素菜,加上那碗鯽魚湯。
父母吃得津津有味,母親還好奇地問他:“這魚還是從果園水塘里釣上來的吧?”
“媽,不是的。是我有空的時候去太子河釣的?!?/p>
“沒想到石碑橋邊的那個水潭里魚還挺多呢。”
“你看,咱家小水池里,我還放了十幾條呢............”陳玉坤笑著回答。
父親早就注意到水池里活蹦亂跳的魚了。
吃過飯后,他點上煙袋,慢悠悠地抽著,“大坤,看不出你釣魚還挺厲害的?!?/p>
“對了,你表哥說如果他朋友看上了你釣的那些黃鱔,明天或者后天會過來,到時候......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