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點(diǎn)眾小說APP
體驗(yàn)流暢閱讀
第1章
未明朝,江南,扶桐縣。
晨霧未散,官道上的青石板沁著露水,映出兩道瘦小的影子。
兩個(gè)女童吃力地拖著一席葦席向縣署走去,席下滲出渾濁的血水,在官道上劃出一條蜿蜒的暗痕。
一股難聞的惡臭四散,那氣味像是腐爛的魚蝦混著發(fā)霉的香灰,引得路過的行人紛紛掩鼻避讓。
就在不遠(yuǎn)處,縣署鳴冤鼓的蟒皮正映出曙光。
這兩個(gè)女童,十四歲的名喚盼娣,十歲的名喚來娣,她們此行是來為母親梅土娟擊鼓鳴冤的。
可她們還沒走完那高高的臺(tái)階,就被守門衙役的橫杖攔住了去路。
“站??!哪來的臭小鬼?拖尸污道,想挨板子不成?”
“差爺容稟!”
骨瘦如柴的盼娣望著下巴高抬的衙役,突然撲跪了下去,額頭撞在石階的“祿”字上,登時(shí)滲出血絲。
“我阿娘死得不明不白,求差爺替我姐妹倆查明真相!”
衙役不耐,唾了一口:“聒噪!你一個(gè)女娃娃懂什么?休要在此胡言亂語!速速拖走!否則休怪爺叫你倆好看!”
他說著正要揚(yáng)手驅(qū)趕,卻沒曾想來娣竟猛地掀開了葦席——
“差爺,求您看一眼我阿娘吧!我阿娘真的死得好慘?。 ?/p>
只見一位婦人仰臥在席中,腹部微微脹起,因未散的尸血凝滯于皮下,皮膚泛起斑駁的青紫色。
她裙裾下裹著的布巾早已滲透污血,其間混著一坨坨灰白色的粉塵,乍一眼看去,仿佛血肉模糊的尸身上,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霉點(diǎn)。
衙役瞥見那一團(tuán)腐臭的污穢,臉色驟變,猛地后退半步。
“差爺,我阿娘死的古怪,她死前幾日總喊疼,身上起疙瘩,下面全是膿,瘙癢難耐......”
差爺像是聽到什么極為晦氣的事,臉一沉,像躲瘟神一樣避開姐妹倆的目光,揮手喝止。
“閉嘴!這種話也是你個(gè)小女娃能當(dāng)街亂嚷的?你阿娘沒教過你‘羞恥’二字?再說了,就算真有冤屈,也得是你爹過來伸冤!”
“差爺......”她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:“我爹不愿意來?!?/p>
衙役的眉毛擰成一團(tuán):“為什么?”
“他說......”盼娣的指甲摳進(jìn)掌心:“阿娘生不出男丁,死了也是天收的?!?/p>
衙役冷哼一聲,嗤道:“那就是你娘命賤,怪不得旁人——滾回去守孝吧,莫污了縣署清凈?!?/p>
他的話音剛落,人群中忽然響起一聲輕笑。
不大,卻像是一根細(xì)針,冷不丁刺破了這腐臭的空氣。
“我倒覺得賤的不是命,是有些人的嘴?!?/p>
“是誰在說話?”
眾人紛紛循聲望去——
只見人群外立著一個(gè)白衣女子,模樣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,鬢發(fā)未束,手中抱著一本翻得卷了邊的律書,眼神靜得出奇,像是早就站在那里,看了許久。
她緩緩走上臺(tái)階,走到那衙役跟前,一路的污穢都不曾讓她皺一下眉。
她定定望著衙役,嗓音清清凌凌:“《刑統(tǒng)·戶婚律》有載:‘妻非犯七出,夫不得棄。’”
她說著,手指一寸寸指向那席中尸首,語氣未曾拔高,卻分外清晰:“我怎么不知道律中何處寫過,‘無子當(dāng)棄,未生男即死’的理?”
“嚯——這不是沈家三娘么?又來多管閑事!”
衙役定了定神,冷笑一聲:“看了些書,連女紅都不會(huì)做,只怕是指望把書當(dāng)嫁妝咯?!?/p>
白衣女子也不惱怒,反倒是那衙役話鋒一轉(zhuǎn)。
他佯作公正道:“沈三娘,你別以為自己讀了些律書便四處賣弄,你難道不知《刑統(tǒng)》明文所載——‘妻亡,夫?yàn)樵妗??我這也是按律辦事,怎地成了為難了?”
女子只看了他一眼,便沉靜地將手中律書翻至折角處,指尖輕點(diǎn)書頁,其上蓋著講律院的紫綾鈐印。
“差爺既引《刑統(tǒng)》,那你可曾讀過卷七十五·驗(yàn)尸法令?”
她語調(diào)忽而一揚(yáng),誦道:"'婦人非正常死亡者,許女氏親屬及外人告!'"
她擲地有聲,引得四周圍觀的路人紛紛拉長脖子探首觀望。
有人小聲念叨:“這沈三娘,不會(huì)是在一本正經(jīng)地胡說八道吧?”
也有人附和:“沈家書香世家,府中的藏書比縣里衙門還全,搞不好還真是這差爺識(shí)不全?!?/p>
那衙役聞言臉色忽青忽白,橫杖也不自覺地垂下半寸。
“哼,一介女流,背幾句律文便想唬人?你說她死得非常,證據(jù)呢?空口白牙就要本府開棺驗(yàn)尸?拿得出狀紙來沒有!”
女子抬眸看向他身后那面沉沉的鳴冤鼓,輕聲一句:“擊鼓者,鳴不平也。鼓既設(shè)于堂前,豈是擺著看的?”
她腳步未動(dòng),眸光微斂,卻已氣勢(shì)逼人:“依律,擊鼓可開驗(yàn);不問尊卑,不拘男女。若不驗(yàn)此尸,便是你攔了法鼓第一聲?!?/p>
“——敢問差爺,是不識(shí)律?還是嫌命賤?”
這一番話,讓人群爆發(fā)一陣騷動(dòng),而此時(shí)女子已然頭也不回地轉(zhuǎn)向了鳴冤鼓。
下一瞬——
“咚!”
清晨第一聲鼓響,震開了扶桐縣署的大門,也震得人心一跳。
衙役大驚,厲聲喝道:“放肆!誰準(zhǔn)你——”
“咚——咚——咚——”
女子不再理會(huì)他,她又一連敲了三記,如刃、如令、如詰問,劃破霧氣。
每一聲都震得圍觀百姓紛紛后退,震得衙役面如土色,震得縣衙大門“吱呀”一聲打開。
“何人擊鼓?!”
典史帶著差役匆匆趕來,臉色陰沉,他們的目光落在鼓前女子與席中死尸之上,神情倏然凝重。
女子卻神色不變,轉(zhuǎn)身正對(duì)臺(tái)階上所有人,語聲清亮、字字如釘。
“民女沈蕙笙,今代人鳴冤——此尸疑有冤情,請(qǐng)求驗(yàn)尸公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