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點眾小說APP
體驗流暢閱讀
第3章
那雙眼睛,像是初春江水,溫潤無聲,卻將天地間所有的喧嘩都隔在了外頭。
那是一位極年輕的男子,眉目間帶著書卷氣,又不失穩(wěn)重。
他所做之事,只是俯身將披風(fēng)覆在女童肩頭,從容得仿佛只是撫平一頁被風(fēng)吹亂的紙。
他沒有斥責(zé)眾人,也沒有試圖高聲喝止什么,只以一身靜氣、一抹善意,便生生將那一刻的羞辱與百口壓了下去。
“謝謝......”盼娣小聲開口,語氣里帶著一絲未盡的驚愕與復(fù)雜。
而那男子只是微微頷首,神情不動如水,不言不語。
一抹靜默之中,既無憐憫,亦無怯意,唯有一種體恤,將旁人難以言說的狼狽,溫柔地收起,不驚擾、不聲張。
可圍觀眾人卻炸開了鍋。
有人側(cè)目,有人竊語,也有人皺眉退避,更有甚者露出譏誚的神色,像在看什么極為荒唐又不堪之事。
試問——
誰家清白男子不對這等穢事避之不及?
可這男子倒好,既不閃躲,也不回避,仿佛所行之事,天經(jīng)地義。
瞧他模樣生得清雋挺秀,看起來也衣冠楚楚,卻連男女之別都不曉得?
真是......恬不知恥!
圍觀眾人從交頭接耳轉(zhuǎn)為指指點點,其中有男有女,目光如針,議論如潮。
而那名男子卻仿若未聞,只靜靜立于原地,眉目沉靜,仿佛那萬鈞風(fēng)浪從未掀起一絲褶皺。
忽地,一聲沉悶的鼓響炸裂開來,如當(dāng)頭一棒,敲在眾人七嘴八舌的喧嘩之上
“咚——”
只見是那沈蕙笙站在鳴冤鼓前,手持鼓棒,衣袂微動。
人群驟然安靜,就連那名男子平靜如水的眼睛也露出了微微訝異的目光。
沈蕙笙目光掃過四下眾人,旋即看向李自德,不疾不徐道:“李典史,依《刑統(tǒng)·名例律》‘妄言誹謗’條,口舌之惡亦當(dāng)伏法?!?/p>
“又據(jù)《斗訟律》‘聚眾哄擾’條所載——‘凡于官署、官道、公堂聚眾喧嘩,圍觀生事者,杖四十?!?/p>
“悠悠眾口雖難堵,但理當(dāng)有一尺法衡,還請大人替我們做主?!?/p>
沈蕙笙說完躬身一拜,人群中立刻傳來幾聲低咳,低頭的低頭,四散的四散,一時之間,喧嘩如市的街道頓時噤若寒蟬。
李自德朝圍觀眾人擺了擺手,肅聲道:“都散了吧,此處乃公堂門前,豈容喧嘩!”
他說著便遣衙役上前驅(qū)趕,原本密密匝匝的人群便如退潮的水,漸漸稀落了下去。
沈蕙笙拍了拍盼娣的手,輕聲安慰道:“別怕,沒事了?!?/p>
盼娣抿唇點頭,小小的身子仍舊顫抖,卻不再那么懼怕。
李自德見混亂的場面已經(jīng)穩(wěn)定了下來,便朝里先行了幾步,隨后又回身看著沈蕙笙。
“沈三娘,不是要申冤?快些進來吧?!?/p>
他說完頓了頓,語帶責(zé)備道:“你可知你今日所為,實屬胡鬧?!”
“這鳴冤鼓豈是你想敲就敲的?若非念及昔年你沈家借書之情,我怎會容你在堂前這般妄行?”
沈蕙笙應(yīng)道:“女童年幼,孤苦無依,若不是敲了此鼓,何處替母伸冤去?難不成她們還得先入學(xué)堂、識字練筆,學(xué)寫狀紙,才能得堂上一聽?”
李自德一噎,此女果真伶牙俐齒,沉默片刻,只輕嘆一聲,轉(zhuǎn)身欲入堂。
沈蕙笙見狀喚住了他,語氣已緩了幾分,帶著一絲商量的意味:“李典史,方才的事......你也看見了,能否容我們先回家更衣,再來陳述冤情?”
李自德腳步一頓,面露猶豫之色,他的目光在沈蕙笙與兩個女童之間停留了一瞬,終究沒有硬聲拒絕。
他點了點頭道:“也罷,尸體已送往驗房,你們?nèi)羰钦嫦胗懟毓?,便莫誤了時辰,速去速回。”
說完又加了一句:“沈三娘,敲鼓之舉雖情有可原,可這鳴冤鼓畢竟是衙門重器,下不為例。”
言罷,他拂袖入內(nèi),背影一如來時,仍是那副循規(guī)蹈矩的模樣,只是腳步,似比方才輕了幾分。
沈蕙笙朝他背影拱了拱手,低聲道了句:“多謝李典史,我稍后便將狀紙補來,定不讓您為難。”
她隨后轉(zhuǎn)向兩個女童,知這兩個女童從遠處而來、無家可歸后,便俯身輕聲道:“我?guī)銈兓丶摇!?/p>
說著,沈蕙笙牽起她們的手,一左一右,離開了縣衙前的石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