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點眾小說APP
體驗流暢閱讀
第13章
蔣云英瞥了他一眼,自視甚高的女人,其實頂瞧不上平日里在警署里面尸位素餐的小隊長,下意識的揮了揮手,想要打斷他繼續(xù)發(fā)言。
蔣云英說道:“你能不能有點物理常識?”
“物理不常吃,話說那是嘛玩意兒,有膠東梨甜脆嗎?”小隊長在一旁認(rèn)真的問道。
蔣云英無奈的搖了搖頭,她看向一旁的譚一紀(jì):“你們?yōu)樯哆@么肯定,有人能徒手擊碎人的頭骨?你要知道,頭骨是人身上最硬的骨頭。”
小隊長自知剛才在美女法醫(yī)面前漏了怯,大老爺們兒也好個面子,便不由得挺起了胸膛來。
“那好,我就簡單說兩句。”小隊長瞇起眼睛來:“民國初年,清廷善撲營的皇家跤手流落天津,撂地賣藝,收徒傳藝。天津衛(wèi)的孩子都好個武,正合天津人的趣味,所以一下子在天津興盛起來。
“摔跤的?”蔣云英疑惑道
“您可別小瞧了摔跤的!”小隊長又打開了話匣子,顯然他覺得這是他擅長的認(rèn)知領(lǐng)域。
“天津,北平,保定,濟南,是為四大跤城。兩年前北平摔跤名家高登第來津發(fā)展,結(jié)識了天津各大跤場的掌門人,那是真靠功夫發(fā)了橫財了?!?/p>
蔣云英狐疑:“你怎么這么清楚這里面的門道。”
“那是自然,高登第后來做了天津市警察廳偵緝隊總教習(xí)。每逢他去跤場固摜跤,必定堵得水泄不通?!?/p>
“當(dāng)年他在警察隊教摔跤的時候,我可是親眼見過,八個壯年貼他身,都撼動不得分毫!而他只用了一雙手,便掀翻了八個天津衛(wèi)塊兒頭最大的好手,大氣不喘一下。”
說著小隊長便豎起大拇指來。
聽到這里,譚一紀(jì)也在旁也說道:“我爹當(dāng)年行走江湖的時候,正逢清廷尚在,他頭頂辮子還沒剪掉呢。只說一次曾有偶然的機會見過晚晴十大鏢局之一會友鏢局的鏢師。那可是一位通背拳的好手。
據(jù)我爹說,那位師傅兩條膀子看著也不粗壯,可形意拳法揮起來之后,松肩,裹肘,以成通背之勢。全力一擊,手背可斷楊柳!”
蔣云英聽到這里的時候,逐漸便入了迷了。
“你們的意思是說,殺掉馬六的人,是一個江湖上的武行高手?”
說完她便嗤笑了一聲:“一個常年混跡煙館里,看見福壽膏便不要命的煙鬼,就因為一枚銀釵,惹到了武行的高手?”
譚一紀(jì)捂著口袋里的銀釵:“您還別覺得這事兒蹊蹺,我倒認(rèn)為這種可能極大。事出無常必有妖啊,我一個平頭老百姓,無論是您二位,還是武行的高手,我都惹不起?!?/p>
說完譚一紀(jì)拿出了銀釵,雙手呈上放在了蔣云英的面前:“您深明大義,為民請命,胸懷黎民蒼生,為死者尋公道,這銀釵理應(yīng)交到您手里才是?!?/p>
一旁的小隊長眼見那被朱砂黃紙,里三層外三層包裹嚴(yán)實的銀釵,再想起來了那宋家老財兒子與兒媳離奇橫死,又有那陰陽詭譎之事層出不窮,如今又死了一個馬六,雖說是煙鬼死不足惜,但是那小隊長再看那銀釵,橫豎都像是個不祥之物。
于是便接連后退一直到了墻根兒,恨不得躲得遠(yuǎn)遠(yuǎn)的。
倒是那蔣云英輕笑一聲,也不接過寶釵,而是說道:“你不用和我在這里賣乖巧,昨晚老宋家的事情你還沒有說清楚呢,今日又來了估衣街,裝神弄鬼,手段皆是民間舊染污俗之事。更何況這事情不理清楚,你也便脫不了馬六之死的嫌疑。跟我回金湯橋警署?!?/p>
隨后那蔣云英給一旁的小隊長使了一個眼色。
后者臊眉耷眼的湊近到譚一紀(jì)的面前:“小譚兄弟啊,實在對不住了。您多見諒。”
譚一紀(jì)沖他笑了笑:“好嘛,算我多管閑事。走吧,我可事先說好哈,關(guān)我多久先不提,你們可得管飯?!?/p>
要說起來這蔣云英也是一點也想不明白,眼前正比自己小了兩歲的年輕人,到底被他那瘸子干爹拿什么養(yǎng)大的。
面對昨夜那奇玄古怪之事,他表現(xiàn)得淡定如斯。而如今面對押解到金湯橋警署這事,他依舊是不放在心上。
整個一混不吝嘛不是。
譚一紀(jì)其實壓根就沒有半點打算跑的意思,自打聽說了那馬六被人剌了十幾刀沒死,反倒是被人也不知道是用拳還是用掌,一擊拍碎了頭骨,譚一紀(jì)便知道,這銀鑲玉的寶釵來歷不一般。
馬六八成是死前遭受了一通非人一般的折磨,顯然是有人想從他嘴里套話出來。
興許折磨他的人,已經(jīng)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消息,故而殺人滅口?
可一個常年吸福壽膏的煙鬼,又能掌握什么驚天動地的秘密,引來武行的高手?
倘若對方是想尋這銀鑲玉的寶釵,那豈不自己也已不知不覺陷入了危險境地?
一番左思右想之后,譚一紀(jì)越發(fā)覺得這件事不一般。如果就這么糊弄過去,亦或者是腳底抹油回了家,先不說金湯橋警署不會坐視不管,就說那殺馬六的人,下一個就有可能找上自己。
然而正愁自己不知該如何尋個對策之時,那蔣云英真可謂是瞌睡了送枕頭。
竟要把譚一紀(jì)帶回金湯橋警署。
其實這事兒也不難理解,那蔣云英長得好看,可也不是單單只是一個被人欣賞的漂亮花瓶。
畢竟在那兵荒馬亂的年月里,能學(xué)西醫(yī),最后還當(dāng)法醫(yī)的女人,除了家世不凡以外,必定頭腦也不會簡單了。
蔣云英雖然和譚一紀(jì)一樣,看待此事也是霧里看花,辨不出個所以然來。眼看著當(dāng)下所有的事情,紛亂如麻,一時之間難以尋得頭緒,可所有線索卻又冥冥之中都牽扯到了那寶釵的身上,而譚一紀(jì)又是寶釵的持有人,再一想起那一日,宋家白事上的奇詭一幕,于是被譚一紀(jì)所化解。
于是蔣云英便更加覺得,眼前這個小子定不一般。便尋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,將譚一紀(jì)帶回金湯橋警署。
名為協(xié)助辦案,實則是利用金湯橋警署,暫且庇護譚一紀(jì)的周全。
畢竟官署衙門,百十號警察眼皮子底下,甭管是什么牛鬼蛇神,都斷然不可能再打他的注意了。
而譚一紀(jì)也樂得順從蔣云英的意思去金湯橋警署,目的也大致相似。倆人這算是周瑜打黃蓋,一個愿打一個愿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