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點眾小說APP
體驗流暢閱讀
第9章
“整理的不錯,看來你的確很用心!”
朱棣捻了捻手指,口中夸贊了一句。
陳默仍是那副謙卑的模樣,站在朱棣身邊,躬身對其說道:“草民承蒙燕王厚愛,有幸陪伴于太祖皇帝身邊,自然不敢有半分懈??!”
“嗯,說的不錯!”
朱棣起身轉頭,看向陳默:“朕將你們師徒發(fā)落至此處,你可怪我?”
“草民豈敢!”
陳默將頭壓的老低,盡量不去面對朱棣的眼睛。
朱棣注視了他一番,這才點頭說道:“嗯,你們讀書人向來不會說謊,看來你說的都是真心話!”
朱棣說著,將那孩子拉到了自己身邊。
他不再理會沉默,而是指著供桌上的靈位說道:“瞻基,這就是咱們大明朝開國皇帝,也是皇爺爺?shù)母赣H,你的太爺爺!”
朱瞻基看著靈位,揉著衣角,含糊不清的說道:“太爺爺!”
“對,太爺爺......”
面對供桌上的靈位,朱棣的表情由原本的坦然逐漸變得嚴肅,而且其中還摻雜著一絲緊張的意味。
看得出來,朱棣對朱元璋的確有著深入骨髓的恐懼。
祖孫二人在此默立良久,沒有得到授意的陳默也只能陪伴在一旁。
片刻過后,一股冷風吹過,朱棣仿佛回過神來,看向了身邊瑟瑟發(fā)抖的朱瞻基。
“瞻基,你怎么了?”
“爺爺,瞻基冷!”
年幼的朱瞻基雖然身上穿著棉袍,可卻還是被山上的風凍得瑟瑟發(fā)抖。
如今已經(jīng)臨近深秋,樹葉枯黃,山上一派落寞的景象。
朱棣摸了摸朱瞻基的頭,并對門外喊道:“紀綱!”
“卑職在!”
“把瞻基送到山下,我和陳默還有話說!”
身為朱棣身邊的近臣,只要朱棣出行,必定會有紀綱陪伴。
紀綱走入大殿,抱過朱瞻基,并將自己身上的狐皮大氅披在了他的身上:“皇孫,咱們走吧!”
被紀綱抱走的朱瞻基戀戀不舍的回頭看向朱棣,可朱棣此時缺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陳默的身上。
他撩起衣袍,席地而坐,絲毫不顧地面的冰寒:“老和尚去雞鳴寺了,他讓我來找你!”
陳默將頭壓的老底,仍保持著那副謙卑的模樣。
朱棣口中所說的老和尚,指的自然就是助他起勢的黑衣僧人姚廣孝。
對于這個曾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僧人,陳默心中始終充滿了忌憚。
朱棣對于姚廣孝可謂是尊崇備至,兩人亦師亦友,關系十分親密。
姚廣孝號稱身懷屠龍術,協(xié)助朱棣一手策劃了靖難之役。
如今功成身退,卻讓朱棣來此尋找自己,莫不是擔心自己日后會動搖他黑衣宰相的身份?
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,朱棣突然開口說道:“那天你在詔獄侃侃而談,曾提及過削藩之事,朕問你,這是你自己想出的計策,還是經(jīng)過了高人的指點?”
“這都是草民自己的想法,可能不太成熟,還請殿下見諒!”
朱棣聞言搖了搖頭:“不不不,你的計劃非常成熟,溫水煮青蛙,逐步削弱藩王的實力,如果朱允炆當初也使用這樣的對策,朕今天還真未必能坐穩(wěn)皇位!”
說到此處,朱棣正色道:“只是那天你只將話說了一半,朕還有些許不明,今天還需要向你討教?!?/p>
“殿下有話盡管直說,草民絕對不會有半點藏私!”
“嗯,你說要逐步削弱藩王實力,抽調兵權,并將他們調往內地,可是邊境形勢復雜,需要藩王鎮(zhèn)守?!?/p>
“就比如寧王,他奉命坐鎮(zhèn)北方,抵御游牧民族,如果真將寧王抽調,邊境安全如何保障?”
“這個很簡單,寧王雖然是北境藩王,可是寧王卻不能做到事必躬親,有關于軍事方面的調遣,主要還是由寧王手下的將領負責。”
“您將寧王調往內地就藩,北方邊境的軍權可以仍由寧王手下的將領負責,軍權收歸朝廷,由兵部統(tǒng)一調派,如此一來,不就能夠解決邊防渙散的問題了嗎!”
陳默畢竟是歷史小說作者,對于明朝歷史雖然算不得是了如指掌,可對寧王改封南昌,朱棣改用朵顏三衛(wèi)的這段歷史還是比較了解的。
只不過朱棣如今尚未繼位,對于削藩,撤銷藩王指揮權這一類的事情還沒做過深入考慮,所以才會讓陳默搶得先機。
聽到陳默這番講述,朱棣滿意的點了點頭。
撤銷寧陽的指揮機關和軍隊,另立新的指揮機關,并讓其為朝廷所用。
這一點朱棣之前就曾考慮過。
不過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嗎,他并未聲張此事,甚至連姚廣孝都不知道他還有這樣的想法。
得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,朱棣心中也對陳默多出了幾分認可和欽佩。
他能做出這樣的決定,那是出于多方面考慮。
可陳默不過一小小少年,心思竟也能如此縝密,未來前途絕不在方孝孺,姚廣孝之下。
他有心為后世之君培植力量,于是又對陳默問道:“剛剛那孩子便是皇孫朱瞻基,他不僅是太子長子,同時也是朕的長孫?!?/p>
“姚廣孝那個妖僧之前曾不止一次和我提議過,想讓我日后傳位于他,在你看來,這個提議如何?”
“燕王如日中天,福壽綿長,儲君一事,不必操之過急!”
陳默并未直接回答,而是拍起了朱棣的彩虹屁。
他深知朱棣日后,老朱家發(fā)生的那些個破事。
仁宗病逝,太孫靈前繼位,緊接著就是家族內亂,漢王被活活悶死,趙王被終身圈禁。
他要是將這個事實告訴朱棣,那他就算生出十顆腦袋,恐怕也不夠砍的。
不過朱棣是何等聰明的人物。
堂堂永樂大帝,豈能被他的三言兩語所蒙蔽。
聽到陳默的恭維,朱棣開口說道:“我知道你小子有想法,只是在和朕打啞謎。”
“你年紀輕輕,就算在這住上一年半載也能扛得住,可是你老師年事已高,之前又遭受了那么沉重的打擊,身體一時半會恐怕難以調養(yǎng)。”
“朕有心調你們回翰林院,只是一直苦于沒有機會,如果你這次的回答能讓朕滿意,朕就將你們師徒調回翰林院任職,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