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,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,www.色午夜.com,国产av第一次处破,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

戰(zhàn)國全4冊更新時間:2024-10-14 21:54:16
釋放閱讀上一章
戰(zhàn)國全4冊

點眾小說APP

體驗流暢閱讀

第4章

秦相

剛剛過了午時,太陽照在路面上暖洋洋的,一只野鼠在離路邊不遠的草叢中發(fā)現(xiàn)了從樹上落下的野果,兩只前爪抱著食物享用著美味的午餐。

這個時候,道路上沒有行人,周圍除了細微的風聲,就只剩下草叢中悉悉索索的聲音了。附近的那條道路雖是一條土路,但經(jīng)過了精心地夯打,顯得平坦寬闊。路面上鋪了厚厚的一層碎石沙礫,細細一看的話,會發(fā)現(xiàn)那些用來鋪路的碎石大小基本一致,邊緣也比較平滑,顯然是經(jīng)過刻意挑選的。這樣一來,即使遇到大雨的天氣,道路也不會變得泥濘難行。路上經(jīng)常有行人車馬往來,這畢竟是官府修筑的驛道,比民間的一些土路要熱鬧多了。

大概就是這個緣故,棲息在道路周圍灌木叢中的動物們,很少會跑到路邊來。那只膽大的野鼠,不過是因為年輕,再加上饑餓,在覓食的時候不知不覺跑到了離道路很近的地方。

在食物的誘惑面前,它似乎也顧不上環(huán)境中潛在的危險了,在陽光下的草叢里大快朵頤起來。不過說到底它還是一只野鼠,進食的時候并沒有完全放松警惕,兩只耳朵仍舊是機敏地豎立著。很快,它就啃完了大半個果子,正繼續(xù)要擴大戰(zhàn)果的時候,卻突然拋下了食物,迅速地鉆入更深的草叢中去了。

沒過多久,一輛馬車不疾不徐地從道路的盡頭駛了過來。

這是一輛雙轅車,由一匹老馬拉著。駕車的是一個年約弱冠的年輕人,穿著樸素的儒服,渾身一股書卷氣,然而駕車的手法倒是頗為嫻熟。

年輕人名叫李斯,他之前并沒有學過駕車,駕車的技巧是在入了儒門之后學習的?,F(xiàn)任的儒家掌門荀子是當今世上最負盛名的學術大師,當年他游歷各國之時,想要用高官厚祿留下他的諸侯們不在少數(shù),然而他終究是回到了齊國的稷下,只愿做一位傳播學術的稷下先生。

荀子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一職,雖致力于講學論道,卻從不招收正式的弟子。直到兩年多前,他以非常之術收了兩位非常弟子,李斯是其中一位。另一位弟子是韓國貴族韓非,入門之前便已有稷下辯王之稱。

按理說,學宮祭酒的兩位弟子均人中龍鳳,荀子為他二人設置的課程想來絕非一般。然而,事實上兩人所學習的,除了荀學的理論之外,還有六藝這樣基礎的課程。儒家六藝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(shù)中的御,即是駕車的技巧。李斯在御這一項中,起初落后于他的師弟韓非,不過他在聰慧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優(yōu)點——勤奮。很快他的成績就追了上去。要說如今駕車的技巧,李斯甚至比臨淄城內(nèi)很多專門的御者還要優(yōu)秀。

道路延伸向西方。李斯的車很快就駛過了剛才野鼠覓食的地方。他所駕的是一輛十分普通的車,車廂呈長方形,空間僅夠兩人屈膝坐于其中。廂板是木料中常見的榆木,素面無花紋,沒有蒙皮,連一層薄薄的清漆也沒有涂。不過,即使是這樣的一輛車,也不是尋常百姓家能用上的。

李斯并非出身貴族,他自己根本不可能擁有一輛車。車是他在臨淄的市場上借的,盡管商人的地位不高,他們手中至少是不缺兩三輛馬車的。跟貴族裝飾豪華的馬車相比,商人們的車都是極其樸素簡單的。他們手上并不缺錢,其中有一些人甚至比一些大國公卿還要富裕,只是礙于商人的身份,他們不能使用超越其等級的馬車。

自周公旦制定禮樂制度以來,社會各等級的吃穿用度都有著嚴格的規(guī)定與限制。僅僅就車而言,有天子之乘,諸侯之乘,士大夫之乘,下級是不能夠僭越使用超出自己身份的高規(guī)格物品的。只不過后來因為周室的衰微,僭越的現(xiàn)象層出不窮,以至于孔子感嘆禮崩樂壞。時至如今,周已經(jīng)不復存在,而秦國、齊國也曾相繼稱帝,各階層之間的限制沒有幾百年前那么嚴格。不過,也還沒有寬松到允許商人使用金玉裝飾的馬車的地步。商人們在這方面并沒有太多的要求,只要能讓他們盡情地賺錢就好了。臨淄城商業(yè)繁榮、豪商匯聚,李斯要從他們那里借到一輛馬車并不難,只要他有足夠的錢就行了??上У氖牵钏故种胁]有那樣一筆錢。不過他還是成功地借到了車,駕著車子出了臨淄城。

兩年多前從牛山奔向儒家杏壇的最后時刻,差一點從馬背上摔下來的事至今讓李斯記憶猶新。他還是沒有學會騎馬,準確地說是根本沒有動過那個念頭。但這次的情況非比尋常,他不得不離開齊國。這便是李斯無論如何也要借車的原因。

那日在達德殿內(nèi)與老師一番交談之后,李斯很快就動身了。從東邊的臨海國家到最西邊的內(nèi)陸國家,一路上馬不停蹄,李斯駕著車已經(jīng)進入了秦國的國境。

李斯生平第一次進入秦國。如同當初從楚國進入齊國一樣,他對這個國家的一切都充滿了一種新奇感。盡管他之前已經(jīng)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到這個國家,那些竹簡上的文字以及他人的述說,卻都遠遠不及親身體驗親眼所見來得更真實具體。

秦國這個國家給他的初次印象就是嚴謹而規(guī)范。正如腳下駛過的那一條道路一樣,按照嚴格的標準修建而成,無論是道路的寬度還是用料,都保持著驚人的一致。自從進入國境線以來,這條通向都城的道路,以高標準和高質(zhì)量向初次到訪的李斯展示著秦人的一絲不茍。

李斯家鄉(xiāng)的道路,不是泥濘不堪就是坑洼不平,而秦國的路,除了寬闊平坦之后,路面甚至非常干凈,可見平時專門有人做著道路的維護。不得不說,僅僅是秦國的路,已經(jīng)讓李斯開始欣賞起這個當初被中原各國稱為蠻夷的國家。

他的目的地是秦都咸陽。李斯借車的時候,連一枚銅錢都沒有支付,他簽了契約,承諾了車主當他歸還馬車時會加倍支付酬金。他心中充滿了自信,咸陽的某一個人會替他償還這一筆錢。

===========

某一日的清晨,在咸陽應侯府的大門前停了一輛馬車,車子完全沒有裝飾,顯得有些簡陋。應侯府是一座華貴的大宅,經(jīng)常有豪門貴胄登門拜訪這座大宅的主人。說實在的,那輛樸素的馬車出現(xiàn)在這里,多多少少會引起人們的注意。

從車上下來一位年輕人,身形頎長,神色沉穩(wěn),儒服儒冠,上前將名刺遞交給了應侯府的門房,然后就側(cè)身在一旁安靜地等待著。

應侯是當今秦王跟前最受倚重的大紅人,在秦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,是當初向秦王提出遠交近攻之策的張祿,也是曾在魏國遭受迫害九死一生的流亡人范雎。李斯的目標非常明確,他西入秦國,就是為了見到這位在秦國擁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大人物。

這對他來說,是一個絕好的機會。

他的師弟韓非自那一日之后就了無蹤跡了。即使不清楚師弟身在何處,李斯心中也非常清楚,他要采取行動了。不,或許他的行動早在幾年前便悄無聲息地開始了。為秦耶?為趙耶?無論站在哪一方,兩人的競爭都將是無可避免的。暗流匯聚成河,洶涌澎湃著,終將掀起淹沒整個大地的萬丈波瀾。

乘著這滔天之浪,他要向上,擊敗所有的競爭者,一刻不停地向上。如果說成為荀子的弟子是他下出的第一步棋的話,那么結(jié)識范雎,便是他至關重要的第二步。

一步一步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。一盤好棋,始于精妙的布局。

李斯清楚,憑借自己的身份,恐怕是無法見到一國之相的。所以在遞出的名刺上,除了寫明自己的姓氏,最重要的是加了一行:稷下學宮祭酒荀況座下弟子。范雎也許會拒絕一個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李斯,卻不可能拒絕荀子之名。

果然,入門通報的門房很快就回來了,他一改之前倨傲的態(tài)度,恭恭敬敬地將年輕人請進了宅子里。

荀子之名的確是非常好用。

李斯由人帶領著穿過寬廣的庭院,經(jīng)由西側(cè)的廊道繞過正堂,直接進入了正堂后的一間內(nèi)室。進入內(nèi)室之前,由守衛(wèi)的武士先進行了一番仔細的檢查,確認李斯沒有攜帶任何武器之后才放他進去。

雖說是一間內(nèi)室,其實里面的空間并不算小。柱與柱之間懸掛著黑色的帷幕,地上鋪著精美的義渠風格的毛織地毯,地毯的盡頭是一位坐于榻上的中年男子,年齡大概在三十七八歲,中等身形,相貌普通,如果不是右邊額角一條長約寸余的疤痕的話,他的臉孔恐怕一眼望去不會使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。

短榻的左側(cè)立著一位佩劍的武士,神情肅穆莊嚴,雙目圓睜,緊盯著步入內(nèi)室的李斯。

李斯見到如此架勢,立刻明了那坐于榻上的男子便是應侯府的主人了。他在距離短榻十步遠的距離停下了腳步,躬身一揖。

“稷下儒家弟子李斯拜見丞相?!?/p>

“請起。此處并非正堂,不必多禮。”主人抬手示意右邊的座位,李斯剛落座,就聽到對方滿含殷切的詢問。

“荀卿近來可好?”

“每日督導學生功課甚嚴,精力堪比壯年?!?/p>

“呵呵,不愧是荀卿。闊別數(shù)年,猶記得當年你家先生游歷秦國時,不才有幸與先生促膝夜談,通宵達旦,彼此皆不知疲倦。先生所言性惡論,字字珠璣,不才受益匪淺啊?!?/p>

“丞相過謙了。先生也曾與學生談起在秦國的那一段經(jīng)歷,對秦國之政多有慨嘆贊賞之意?!?/p>

“哦?荀卿對秦國如何評價?可否告之一二?”

“先生論秦:”

“觀其風俗,其百姓樸,其聲樂不流污,其服不挑,甚畏有司而順,古之民也。及都邑官府,其百吏肅然,莫不恭儉敦敬,忠信而不楛,古之吏也。”

“入其國,觀其士夫,出于其門,入于公門;出于公門,歸于其家,無私事也。不朋黨,不比周,倜然莫不通陰而公也,古之士大夫也。”

“觀其朝廷,其間聽決,百事不留,恬然如無治者,古之朝也。治之至矣,秦類之矣?!?/p>

“呵呵呵……”應侯聞言,頷首笑了數(shù)聲?!凹热绱?,當日大王與本相苦苦相留,先生何故去之疾也!”話鋒突然一轉(zhuǎn),中年男子臉上的笑意還沒有完全散去。

“因為秦國之政還沒有達到我家先生所追求的古之大道的境界?!崩钏共换挪幻Φ鼗卮?。

“那么本相敢問,什么才是先生所追求的古之大道?”

“仁道?!?/p>

似乎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,應侯仰著脖子大笑了起來。他笑了很久才喘息著停了下來,這期間,李斯臉上一直帶著淡然的微笑安靜地注視著短榻上大笑不止的男人。

“如果你是為你家先生來跟本相討論仁道問題的話,請恕本相國事繁忙……”

不等他把話說完,李斯已經(jīng)先一步站起來拱手告辭。

“的確,百萬之軍,懸軍遠國而戰(zhàn),經(jīng)年不勝。即使是富庶的秦國,這糧草供應的問題,想來也是一件讓丞相操勞的事情了。小生也不便打擾,就此告辭了?!闭f完李斯轉(zhuǎn)身就朝門外走去。

“等一下!”

果然,還沒有走到門口對方就出言制止了。李斯佯裝不解地轉(zhuǎn)回身子詢問道:

“敢問丞相還有何事?”

應侯一言不發(fā),沉默著細細端詳著眼前的年輕人,他望進他的眼中,似乎想要看出些端倪。然而,那年輕人的雙眸仿佛沉淵,平靜無波,卻深不見底。良久,他才再度開口。

“秦國憑借商君變法而富強,至今百有余年。庫中有蟲蠹之綢,倉中有陳年之谷。你認為是大秦糧盡在前呢,還是趙國?”

他的眼睛仍直直地注視著他。李斯的喉嚨中迸出兩聲輕笑。

“當然是秦國糧盡在前了。”

回應李斯的是應侯的兩聲冷笑。

“荀卿治學有術,可惜挑選弟子的眼光實在不敢恭維?!?/p>

“秦王雄才大略,可惜挑選丞相的眼光實在不敢恭維。”李斯立刻反唇相譏。

“大膽!”

放肆的言論竟然涉及秦王,本來站在短榻左側(cè)負責護衛(wèi)的武士,大聲呵斥著李斯。相信只要應侯一聲令下,武士會馬上將李斯五花大綁起來。

“退下!”

武士的臉上露出遲疑的表情,他不敢相信應侯的命令竟是讓他退下。

“還不快退下!”

“……屬下告退?!?/p>

應侯的命令不容置疑,武士只能順從地退出房間。離開前,他不忘用眼神警告留在屋內(nèi)的李斯——如果他敢對應侯不利的話,將會死無葬身之地。而李斯只是淡然地回以一個微笑。

當房間內(nèi)只剩下兩個人時,原本一直坐在榻上的男人站了起來,他快步走到李斯跟前握住了他的手。

“不愧是荀卿的弟子,有勇有謀,本相欽佩不已?!?/p>

原來之前的種種都是范雎對李斯的試探。

他將李斯拉到了短榻前,兩人一起坐下。

“李斯聰慧,本相的煩惱一定瞞不過你了?!?/p>

李斯知道,現(xiàn)在該是他說實話的時候了。

“丞相的煩惱,不外乎是趙國借糧一事?!?/p>

“趙國國力不及秦國,長平戰(zhàn)事膠著,自開戰(zhàn)以來已是第三年,趙國國內(nèi)勢必會出現(xiàn)缺糧的情況。缺糧就一定會向他國求助?!?/p>

“韓魏兩國被秦國打怕了,韓王和魏王唯秦國馬首是瞻,一定不敢借糧與趙國。楚國雖對秦國懷有復仇之心,然而十余年前被秦軍攻破郢都,遷都至陳,大片國土喪失,茍延殘喘,根本無法抵擋秦國再一次的攻擊,故而也不會借糧與趙。燕國邊陲之地,即使愿意借糧卻路途遙遠,這就好比中原之人溺水卻請善于泅水的越人去救一樣不切實際。唯有東邊的齊國,商業(yè)繁榮,國民富有,兵車萬乘,帶甲之士百萬,是曾與秦國相約互稱東西帝的大國?!?/p>

“趙國如果派出使者向他國借糧的話,唯一有可能的就是齊國。齊國和秦國并不接壤,和趙國卻是唇齒相依的鄰國關系。只要趙國在,秦國便不能越過趙國攻打齊國。一旦長平被攻下,趙國滅亡,那么齊國也就危險了。所以為自身利益考慮,齊國有很大可能會同意借糧給趙國。而趙國一旦得到齊國這一強大后盾,長平之戰(zhàn)的有利形勢便會立刻傾向趙國一方。”

“更可怕的是齊國助趙的連鎖反應。上黨太守馮亭當初為何寧愿獻城趙國而不降秦國?因為不愿做秦國的臣民。同樣,那些原本因為懼怕秦國而抱著觀望態(tài)度的國家,很可能由此轉(zhuǎn)而支持趙國。假如六國以此為契機再一次達成合縱同盟,這將是秦國最不愿意見到的。到時候,秦國即使再強大,能以一敵六嗎?所以小生才會說是秦國糧盡在先?!?/p>

“李斯所說的,正是本相腹心之疾啊。卿可有辦法為本相解之?”

“丞相不必憂心。小生從齊國入秦,正是遵從師命為助秦而來。”

“哦?先生他?”

李斯將荀子與他弟子二人的話一一向應侯道出。此舉也是為了探出他的師弟韓非是否也到過秦國。不過看應侯的反應,他對此事似乎并不知情。

“小生心中的仁道,是百姓皆能免于戰(zhàn)亂流離之苦,而唯天下統(tǒng)一能達成此道。縱觀天下,除秦國外別無他選?!崩钏挂贿呎f著一邊走下短榻,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跪伏于地。

“小生李斯愿為秦國之大道盡綿薄之力。請丞相允許我為秦做說客,斷趙國借糧之路?!?/p>

范雎面露欣喜之色,他趕緊上前將李斯扶起。

“得卿如此良才相助,乃大秦之幸矣!”

“不過,小生還有一事相求?!崩钏惯m時提出了自己的條件。

“當年趙賜給蘇秦飾車百乘,黃金千鎰,白璧百雙,錦繡千純,以約諸侯。小生乃一介稷下生,今日為秦出使齊國,還請丞相……”

“不在話下!”李斯尚未將話說完范雎已明了他的意思,一口答應了下來。

離開齊國時向商人借車的錢,彈指間被李斯輕松地解決了。

“趙國借糧的使者現(xiàn)在恐怕已在路上,事不宜遲,小生先回驛館等候?!?/p>

“好。此事關系重大,本相仰仗李斯了。”

兩人又一番寒暄后,李斯退出了房間。離開前,他像突然想起了什么,回過頭問道:

“說起來,丞相是否聽到一些傳言?關于一個叫趙括的人?!?/p>

字號
縮小
18
放大
背景
目錄
設置
客戶端

第4章

作者名:華不注
更新時間:2024-10-14 21:54:16

秦相

剛剛過了午時,太陽照在路面上暖洋洋的,一只野鼠在離路邊不遠的草叢中發(fā)現(xiàn)了從樹上落下的野果,兩只前爪抱著食物享用著美味的午餐。

這個時候,道路上沒有行人,周圍除了細微的風聲,就只剩下草叢中悉悉索索的聲音了。附近的那條道路雖是一條土路,但經(jīng)過了精心地夯打,顯得平坦寬闊。路面上鋪了厚厚的一層碎石沙礫,細細一看的話,會發(fā)現(xiàn)那些用來鋪路的碎石大小基本一致,邊緣也比較平滑,顯然是經(jīng)過刻意挑選的。這樣一來,即使遇到大雨的天氣,道路也不會變得泥濘難行。路上經(jīng)常有行人車馬往來,這畢竟是官府修筑的驛道,比民間的一些土路要熱鬧多了。

大概就是這個緣故,棲息在道路周圍灌木叢中的動物們,很少會跑到路邊來。那只膽大的野鼠,不過是因為年輕,再加上饑餓,在覓食的時候不知不覺跑到了離道路很近的地方。

在食物的誘惑面前,它似乎也顧不上環(huán)境中潛在的危險了,在陽光下的草叢里大快朵頤起來。不過說到底它還是一只野鼠,進食的時候并沒有完全放松警惕,兩只耳朵仍舊是機敏地豎立著。很快,它就啃完了大半個果子,正繼續(xù)要擴大戰(zhàn)果的時候,卻突然拋下了食物,迅速地鉆入更深的草叢中去了。

沒過多久,一輛馬車不疾不徐地從道路的盡頭駛了過來。

這是一輛雙轅車,由一匹老馬拉著。駕車的是一個年約弱冠的年輕人,穿著樸素的儒服,渾身一股書卷氣,然而駕車的手法倒是頗為嫻熟。

年輕人名叫李斯,他之前并沒有學過駕車,駕車的技巧是在入了儒門之后學習的?,F(xiàn)任的儒家掌門荀子是當今世上最負盛名的學術大師,當年他游歷各國之時,想要用高官厚祿留下他的諸侯們不在少數(shù),然而他終究是回到了齊國的稷下,只愿做一位傳播學術的稷下先生。

荀子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一職,雖致力于講學論道,卻從不招收正式的弟子。直到兩年多前,他以非常之術收了兩位非常弟子,李斯是其中一位。另一位弟子是韓國貴族韓非,入門之前便已有稷下辯王之稱。

按理說,學宮祭酒的兩位弟子均人中龍鳳,荀子為他二人設置的課程想來絕非一般。然而,事實上兩人所學習的,除了荀學的理論之外,還有六藝這樣基礎的課程。儒家六藝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(shù)中的御,即是駕車的技巧。李斯在御這一項中,起初落后于他的師弟韓非,不過他在聰慧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優(yōu)點——勤奮。很快他的成績就追了上去。要說如今駕車的技巧,李斯甚至比臨淄城內(nèi)很多專門的御者還要優(yōu)秀。

道路延伸向西方。李斯的車很快就駛過了剛才野鼠覓食的地方。他所駕的是一輛十分普通的車,車廂呈長方形,空間僅夠兩人屈膝坐于其中。廂板是木料中常見的榆木,素面無花紋,沒有蒙皮,連一層薄薄的清漆也沒有涂。不過,即使是這樣的一輛車,也不是尋常百姓家能用上的。

李斯并非出身貴族,他自己根本不可能擁有一輛車。車是他在臨淄的市場上借的,盡管商人的地位不高,他們手中至少是不缺兩三輛馬車的。跟貴族裝飾豪華的馬車相比,商人們的車都是極其樸素簡單的。他們手上并不缺錢,其中有一些人甚至比一些大國公卿還要富裕,只是礙于商人的身份,他們不能使用超越其等級的馬車。

自周公旦制定禮樂制度以來,社會各等級的吃穿用度都有著嚴格的規(guī)定與限制。僅僅就車而言,有天子之乘,諸侯之乘,士大夫之乘,下級是不能夠僭越使用超出自己身份的高規(guī)格物品的。只不過后來因為周室的衰微,僭越的現(xiàn)象層出不窮,以至于孔子感嘆禮崩樂壞。時至如今,周已經(jīng)不復存在,而秦國、齊國也曾相繼稱帝,各階層之間的限制沒有幾百年前那么嚴格。不過,也還沒有寬松到允許商人使用金玉裝飾的馬車的地步。商人們在這方面并沒有太多的要求,只要能讓他們盡情地賺錢就好了。臨淄城商業(yè)繁榮、豪商匯聚,李斯要從他們那里借到一輛馬車并不難,只要他有足夠的錢就行了??上У氖?,李斯手中并沒有那樣一筆錢。不過他還是成功地借到了車,駕著車子出了臨淄城。

兩年多前從牛山奔向儒家杏壇的最后時刻,差一點從馬背上摔下來的事至今讓李斯記憶猶新。他還是沒有學會騎馬,準確地說是根本沒有動過那個念頭。但這次的情況非比尋常,他不得不離開齊國。這便是李斯無論如何也要借車的原因。

那日在達德殿內(nèi)與老師一番交談之后,李斯很快就動身了。從東邊的臨海國家到最西邊的內(nèi)陸國家,一路上馬不停蹄,李斯駕著車已經(jīng)進入了秦國的國境。

李斯生平第一次進入秦國。如同當初從楚國進入齊國一樣,他對這個國家的一切都充滿了一種新奇感。盡管他之前已經(jīng)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到這個國家,那些竹簡上的文字以及他人的述說,卻都遠遠不及親身體驗親眼所見來得更真實具體。

秦國這個國家給他的初次印象就是嚴謹而規(guī)范。正如腳下駛過的那一條道路一樣,按照嚴格的標準修建而成,無論是道路的寬度還是用料,都保持著驚人的一致。自從進入國境線以來,這條通向都城的道路,以高標準和高質(zhì)量向初次到訪的李斯展示著秦人的一絲不茍。

李斯家鄉(xiāng)的道路,不是泥濘不堪就是坑洼不平,而秦國的路,除了寬闊平坦之后,路面甚至非常干凈,可見平時專門有人做著道路的維護。不得不說,僅僅是秦國的路,已經(jīng)讓李斯開始欣賞起這個當初被中原各國稱為蠻夷的國家。

他的目的地是秦都咸陽。李斯借車的時候,連一枚銅錢都沒有支付,他簽了契約,承諾了車主當他歸還馬車時會加倍支付酬金。他心中充滿了自信,咸陽的某一個人會替他償還這一筆錢。

===========

某一日的清晨,在咸陽應侯府的大門前停了一輛馬車,車子完全沒有裝飾,顯得有些簡陋。應侯府是一座華貴的大宅,經(jīng)常有豪門貴胄登門拜訪這座大宅的主人。說實在的,那輛樸素的馬車出現(xiàn)在這里,多多少少會引起人們的注意。

從車上下來一位年輕人,身形頎長,神色沉穩(wěn),儒服儒冠,上前將名刺遞交給了應侯府的門房,然后就側(cè)身在一旁安靜地等待著。

應侯是當今秦王跟前最受倚重的大紅人,在秦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,是當初向秦王提出遠交近攻之策的張祿,也是曾在魏國遭受迫害九死一生的流亡人范雎。李斯的目標非常明確,他西入秦國,就是為了見到這位在秦國擁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大人物。

這對他來說,是一個絕好的機會。

他的師弟韓非自那一日之后就了無蹤跡了。即使不清楚師弟身在何處,李斯心中也非常清楚,他要采取行動了。不,或許他的行動早在幾年前便悄無聲息地開始了。為秦耶?為趙耶?無論站在哪一方,兩人的競爭都將是無可避免的。暗流匯聚成河,洶涌澎湃著,終將掀起淹沒整個大地的萬丈波瀾。

乘著這滔天之浪,他要向上,擊敗所有的競爭者,一刻不停地向上。如果說成為荀子的弟子是他下出的第一步棋的話,那么結(jié)識范雎,便是他至關重要的第二步。

一步一步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。一盤好棋,始于精妙的布局。

李斯清楚,憑借自己的身份,恐怕是無法見到一國之相的。所以在遞出的名刺上,除了寫明自己的姓氏,最重要的是加了一行:稷下學宮祭酒荀況座下弟子。范雎也許會拒絕一個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李斯,卻不可能拒絕荀子之名。

果然,入門通報的門房很快就回來了,他一改之前倨傲的態(tài)度,恭恭敬敬地將年輕人請進了宅子里。

荀子之名的確是非常好用。

李斯由人帶領著穿過寬廣的庭院,經(jīng)由西側(cè)的廊道繞過正堂,直接進入了正堂后的一間內(nèi)室。進入內(nèi)室之前,由守衛(wèi)的武士先進行了一番仔細的檢查,確認李斯沒有攜帶任何武器之后才放他進去。

雖說是一間內(nèi)室,其實里面的空間并不算小。柱與柱之間懸掛著黑色的帷幕,地上鋪著精美的義渠風格的毛織地毯,地毯的盡頭是一位坐于榻上的中年男子,年齡大概在三十七八歲,中等身形,相貌普通,如果不是右邊額角一條長約寸余的疤痕的話,他的臉孔恐怕一眼望去不會使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。

短榻的左側(cè)立著一位佩劍的武士,神情肅穆莊嚴,雙目圓睜,緊盯著步入內(nèi)室的李斯。

李斯見到如此架勢,立刻明了那坐于榻上的男子便是應侯府的主人了。他在距離短榻十步遠的距離停下了腳步,躬身一揖。

“稷下儒家弟子李斯拜見丞相?!?/p>

“請起。此處并非正堂,不必多禮。”主人抬手示意右邊的座位,李斯剛落座,就聽到對方滿含殷切的詢問。

“荀卿近來可好?”

“每日督導學生功課甚嚴,精力堪比壯年?!?/p>

“呵呵,不愧是荀卿。闊別數(shù)年,猶記得當年你家先生游歷秦國時,不才有幸與先生促膝夜談,通宵達旦,彼此皆不知疲倦。先生所言性惡論,字字珠璣,不才受益匪淺啊?!?/p>

“丞相過謙了。先生也曾與學生談起在秦國的那一段經(jīng)歷,對秦國之政多有慨嘆贊賞之意?!?/p>

“哦?荀卿對秦國如何評價?可否告之一二?”

“先生論秦:”

“觀其風俗,其百姓樸,其聲樂不流污,其服不挑,甚畏有司而順,古之民也。及都邑官府,其百吏肅然,莫不恭儉敦敬,忠信而不楛,古之吏也?!?/p>

“入其國,觀其士夫,出于其門,入于公門;出于公門,歸于其家,無私事也。不朋黨,不比周,倜然莫不通陰而公也,古之士大夫也?!?/p>

“觀其朝廷,其間聽決,百事不留,恬然如無治者,古之朝也。治之至矣,秦類之矣?!?/p>

“呵呵呵……”應侯聞言,頷首笑了數(shù)聲?!凹热绱?,當日大王與本相苦苦相留,先生何故去之疾也!”話鋒突然一轉(zhuǎn),中年男子臉上的笑意還沒有完全散去。

“因為秦國之政還沒有達到我家先生所追求的古之大道的境界?!崩钏共换挪幻Φ鼗卮稹?/p>

“那么本相敢問,什么才是先生所追求的古之大道?”

“仁道。”

似乎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,應侯仰著脖子大笑了起來。他笑了很久才喘息著停了下來,這期間,李斯臉上一直帶著淡然的微笑安靜地注視著短榻上大笑不止的男人。

“如果你是為你家先生來跟本相討論仁道問題的話,請恕本相國事繁忙……”

不等他把話說完,李斯已經(jīng)先一步站起來拱手告辭。

“的確,百萬之軍,懸軍遠國而戰(zhàn),經(jīng)年不勝。即使是富庶的秦國,這糧草供應的問題,想來也是一件讓丞相操勞的事情了。小生也不便打擾,就此告辭了。”說完李斯轉(zhuǎn)身就朝門外走去。

“等一下!”

果然,還沒有走到門口對方就出言制止了。李斯佯裝不解地轉(zhuǎn)回身子詢問道:

“敢問丞相還有何事?”

應侯一言不發(fā),沉默著細細端詳著眼前的年輕人,他望進他的眼中,似乎想要看出些端倪。然而,那年輕人的雙眸仿佛沉淵,平靜無波,卻深不見底。良久,他才再度開口。

“秦國憑借商君變法而富強,至今百有余年。庫中有蟲蠹之綢,倉中有陳年之谷。你認為是大秦糧盡在前呢,還是趙國?”

他的眼睛仍直直地注視著他。李斯的喉嚨中迸出兩聲輕笑。

“當然是秦國糧盡在前了?!?/p>

回應李斯的是應侯的兩聲冷笑。

“荀卿治學有術,可惜挑選弟子的眼光實在不敢恭維?!?/p>

“秦王雄才大略,可惜挑選丞相的眼光實在不敢恭維?!崩钏沽⒖谭创较嘧I。

“大膽!”

放肆的言論竟然涉及秦王,本來站在短榻左側(cè)負責護衛(wèi)的武士,大聲呵斥著李斯。相信只要應侯一聲令下,武士會馬上將李斯五花大綁起來。

“退下!”

武士的臉上露出遲疑的表情,他不敢相信應侯的命令竟是讓他退下。

“還不快退下!”

“……屬下告退?!?/p>

應侯的命令不容置疑,武士只能順從地退出房間。離開前,他不忘用眼神警告留在屋內(nèi)的李斯——如果他敢對應侯不利的話,將會死無葬身之地。而李斯只是淡然地回以一個微笑。

當房間內(nèi)只剩下兩個人時,原本一直坐在榻上的男人站了起來,他快步走到李斯跟前握住了他的手。

“不愧是荀卿的弟子,有勇有謀,本相欽佩不已?!?/p>

原來之前的種種都是范雎對李斯的試探。

他將李斯拉到了短榻前,兩人一起坐下。

“李斯聰慧,本相的煩惱一定瞞不過你了?!?/p>

李斯知道,現(xiàn)在該是他說實話的時候了。

“丞相的煩惱,不外乎是趙國借糧一事?!?/p>

“趙國國力不及秦國,長平戰(zhàn)事膠著,自開戰(zhàn)以來已是第三年,趙國國內(nèi)勢必會出現(xiàn)缺糧的情況。缺糧就一定會向他國求助?!?/p>

“韓魏兩國被秦國打怕了,韓王和魏王唯秦國馬首是瞻,一定不敢借糧與趙國。楚國雖對秦國懷有復仇之心,然而十余年前被秦軍攻破郢都,遷都至陳,大片國土喪失,茍延殘喘,根本無法抵擋秦國再一次的攻擊,故而也不會借糧與趙。燕國邊陲之地,即使愿意借糧卻路途遙遠,這就好比中原之人溺水卻請善于泅水的越人去救一樣不切實際。唯有東邊的齊國,商業(yè)繁榮,國民富有,兵車萬乘,帶甲之士百萬,是曾與秦國相約互稱東西帝的大國?!?/p>

“趙國如果派出使者向他國借糧的話,唯一有可能的就是齊國。齊國和秦國并不接壤,和趙國卻是唇齒相依的鄰國關系。只要趙國在,秦國便不能越過趙國攻打齊國。一旦長平被攻下,趙國滅亡,那么齊國也就危險了。所以為自身利益考慮,齊國有很大可能會同意借糧給趙國。而趙國一旦得到齊國這一強大后盾,長平之戰(zhàn)的有利形勢便會立刻傾向趙國一方?!?/p>

“更可怕的是齊國助趙的連鎖反應。上黨太守馮亭當初為何寧愿獻城趙國而不降秦國?因為不愿做秦國的臣民。同樣,那些原本因為懼怕秦國而抱著觀望態(tài)度的國家,很可能由此轉(zhuǎn)而支持趙國。假如六國以此為契機再一次達成合縱同盟,這將是秦國最不愿意見到的。到時候,秦國即使再強大,能以一敵六嗎?所以小生才會說是秦國糧盡在先?!?/p>

“李斯所說的,正是本相腹心之疾啊。卿可有辦法為本相解之?”

“丞相不必憂心。小生從齊國入秦,正是遵從師命為助秦而來?!?/p>

“哦?先生他?”

李斯將荀子與他弟子二人的話一一向應侯道出。此舉也是為了探出他的師弟韓非是否也到過秦國。不過看應侯的反應,他對此事似乎并不知情。

“小生心中的仁道,是百姓皆能免于戰(zhàn)亂流離之苦,而唯天下統(tǒng)一能達成此道。縱觀天下,除秦國外別無他選?!崩钏挂贿呎f著一邊走下短榻,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跪伏于地。

“小生李斯愿為秦國之大道盡綿薄之力。請丞相允許我為秦做說客,斷趙國借糧之路?!?/p>

范雎面露欣喜之色,他趕緊上前將李斯扶起。

“得卿如此良才相助,乃大秦之幸矣!”

“不過,小生還有一事相求?!崩钏惯m時提出了自己的條件。

“當年趙賜給蘇秦飾車百乘,黃金千鎰,白璧百雙,錦繡千純,以約諸侯。小生乃一介稷下生,今日為秦出使齊國,還請丞相……”

“不在話下!”李斯尚未將話說完范雎已明了他的意思,一口答應了下來。

離開齊國時向商人借車的錢,彈指間被李斯輕松地解決了。

“趙國借糧的使者現(xiàn)在恐怕已在路上,事不宜遲,小生先回驛館等候?!?/p>

“好。此事關系重大,本相仰仗李斯了?!?/p>

兩人又一番寒暄后,李斯退出了房間。離開前,他像突然想起了什么,回過頭問道:

“說起來,丞相是否聽到一些傳言?關于一個叫趙括的人?!?/p>